放过自己

其实这么多年来,我很麻木了

小的时候,我总觉得是父亲的错

我讨厌嫖娼的父亲,我讨厌他打母亲

从小父亲的形象,不是那么光辉,伟大

我还记得小的时候,我和父亲一起打羽毛球,我总是笑

我妈问我为什么

我说“我好像从来没有和爸爸打过羽毛球,我觉得很新奇,有点陌生的感觉”

我妈就看着我凝重得说到,“你这个小孩也是很感性的”

其实每次母亲说我感性的时候,我内心会有一种自卑感,毫不夸张,我自卑这种特征。因为在这个社会给予男性的评价下,感性似乎是等于弱小的。

我还想起高中的一件事情,我忘记是2017还是2026的跨年了,那天是12/31日,然后那天高中放假了,我说我明天可不可以和同学一起出去玩。我妈问我为什么,我说“今天是最后一天我一个人过,新年的第一天我想和朋友一起过”

母亲还是用那种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着我说出了那句话“你太感性了”

我好自卑。

多年后我才意识到这种没有边界感的行为对我影响多大。它影响了我的社交模式,我的想法,太多了。以至于当我现在可以跳脱开来评判自己的时候,我仍然有种凝视深渊的感受。

其实我很痛苦。

这些年来,我不断跳脱在社会评价,家庭影响以及自我意识三个圆圈中。它们似乎是割裂的,又彼此牵制。

我看到了母亲的可悲之处,但有时候这也是她存活下去的动力。她似乎有一种扭劲,我觉得这也是母爱伟大的一种表现。她非常执着于对纯净爱的渴望和不断追求。但是这种扭劲又使她无法跳脱出自我,她的行为没有边界感。

我仍然记得,好像是三年级,我们还住在老房子的时候,我们准备外出了,我在尿尿,母亲本来是应该在外边等待的不是?可是她居然走进来,看着我尿尿,本来就逼仄的卫生间,我当时难受得要死,结果她说“怎么尿不出来,是不是在想别的什么东西”

这种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可能是人际交往、可能是学业上,也有可能是她认为简单的“一句话”……

所以我这么多年来,我不断处于逃离母亲的节奏中,我拼了命得学习,我就是想离她远点。毕业后我非常潇洒得第一次去外地生活,当天就定下了房子……

其实这些年来,我不是没有选择过妥协,我想试着和她缓和关系,我也试过谈心,当面、电话等等等等,我们也互相哭过,好像那一刻,母子连心了。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你又会发现对方本性中没有改变的,让你讨厌的部分,然后你又有一种想要抽离的感觉。

其实这就是影响啊,我们这种家庭下的人,有时候思考问题就是会陷入这种非黑即白的漩涡中。

好像就是“哦!经过这次谈话然后我们关系缓和了!然后就可以一直这么好下去”“我是个感性的人!我好弱,我和这个社会上男性应该具备的特质相差甚远!我好难受!”

其实不是的啊,每个人的个性中都有会让人讨厌的部分,喜欢的部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就比如我曾经这么讨厌我母亲,但是上次在噩梦中见到母亲去世的场景,我甚至是哭着醒来的。其实我是一直清楚母亲的付出,所以我不会演出那种为了躲避母亲一个人跑去外地啃方便面也不肯回家的桥段,因为现实没有恶劣到如此地步。

就像感性,可我本身就是很有反抗精神,比较左的一个人,所以我不会让自己沉浸在母亲的评价,活在自卑中,这些年,我学会了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我不觉得一个非常理性的人他就是100%没有感情,不可能的对不对。

虽然的确,我经历这些思考,转变,很难!真的很难!

所以我一直认为,我这样的人,我一定会越过越好的!

其实到后来,我是理解我父亲的。我有这样的思考,离不开互联网的发展让我能够接触到各方观点,也离不开我母亲和我说的很多话,也离不开我这个人本身的反抗精神。

这些年,从男人的角度,有些方面,我是渐渐理解父亲的。

以至于我的择偶观中,有一条硬性要求,绝对不可以是怨妇

其实这也是我反抗母亲的一种体现。

好累了

我想休息了

先写到这吧。

再会。

THE END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